图片详细资料
  • 上传:我喜铜元
  • 人气:1356
  • 日期:2009-08-02
  • 大小:56KB
  • 尺寸:690×518
泉友藏品搜索
我喜铜元 个人展馆列表
清早期---大威德金刚
图片简介:大威德金刚,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,因其能降服恶魔,故称大威,又有护善之功,故又称大德。   梵名Yanmāntaka,"阎魔德迦”,藏语为"多吉久谢”, 意为"怖畏金刚”,汉译大威德明王。也叫阎曼德迦、怖畏金刚、牛头明王。曾降伏死神阎魔天,因此其名字的含义就是“死亡的征服者”。藏密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, 各派均修其法,格鲁巴和萨迦巴尤为重视。在无上瑜伽密法法系中,格鲁派最注重的是胜乐金刚、密集金刚和大威德金刚三尊。   大威德金刚具有九头, 代表九种镇压阎王的契经。三睛,意为千里眼,无所不见。居中头是黑色,表压阎王,长两水牛角,表示两真二谛;右三头, 中青、右红、左黄,象征着愤怒、权势、安静三德能; 左三头,中白、右灰、左黑灰(死色),表示清净、死亡、愤怒; 居中再上为红头,象征是吃人夜叉,名"惨怖";最高一头为黄色, 呈现文殊本像,象征着慈善和平。除最上的菩萨面头戴华丽珠宝冠(菩萨装)外,其余八面都戴五骷髅冠(护法装)。水牛脸和两个牛角,代表幻身与明光的教法,这是密续教法的精髓。   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。发上指向佛地之意思。三十四臂,再加身、语、意、 表菩萨佛的三十七道品,即为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 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。三十四手均持物,右手由上而下分别持: 高扬、月刀、白筒、杵、勾刀、标枪、月斧、剑、箭、勾刀、棒、 人骨杖、法轮、金刚杵、椎、匕首、手鼓;左手自上而下分别持:象皮、 人骨碗、天王头、藤牌、鲜左腿、长绳、弓、人肠、铃、鲜左臂、 丧布、三尖矛、炉、颅器、人左臂、军旗、黑布。   拥抱着明妃 Vidyadharī, 藏文"罗浪杂娃”(汉译为死尸复起)。 十六条腿,压阎王十六面铁城,亦象征十六空相。右八腿屈, 压八天王,象征物为男人、水牛、黄牛、鹿、蛇、狗、绵羊及狐, 表示八成就;左八腿伸,压八女明王, 象征物为鹫、枭、鸦、鹦鹉、鹰、鸭、公鸡及雁,表示八自在清净 。   该尊身相寓意总义为:精通三十七道品,彻悟十六性空,障魔消尽, 成就殊胜,得大涅盘道。   又称为阎曼德迦、六足尊、怖畏金刚,俗称 牛头明王,藏名多杰吉杰。亦为无上瑜伽部本尊, 藏密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化现相。格鲁派(黄教)之主要的本尊。东方称其为大威德明王,是西方莲华部无量寿佛的忿怒身, 为了解一切众生的烦恼繁缚的明王。由于本尊威德极大, 能制伏毒龙、断除诸障,对治阎罗死魔等,因此亦称降阎魔尊。   大威德金刚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凶猛,其怀中拥抱的明妃金刚露漩(也叫罗浪杂娃)也是一脸恶相,全没有通常所见佛像的慈悲、温柔,他们的性合予人紧张的气氛。这其中正揭示了藏传佛教双身修法的奥义。唐卡是对深奥抽象的佛教教义的具象化:明王代表慈悲,明妃代表智慧,他们的结合代表“悲智合一”,同时这也表示了“调伏”的概念。   大威德的形象有很多种,常见有2臂、4臂、18臂、34臂等。有单体的,也有双身的。其中,最能代表其修法的是34臂双身形象。这也是其最复杂、最恐怖的一种形象。其特征是:   身体呈青色。有9个头,分三层排列。最下层7个头,居中蓝色,有一对水牛角,象征阎王;左右各3头,颜色各异。第二层1头,为吃人夜叉,名参怖。顶层1头,为文殊本像。每头皆戴骷髅冠,各有3目。有34臂,左右各17臂。中二手抱明妃,明妃叫“罗浪杂娃”,一面二臂。其余手臂伸向两侧,手中拿铃、杵、刀、剑、箭、弓、瓶、索子、钩、戟、伞等器物,表意各不相同,但总体是表现本尊的勇猛、顽强、威力无比的功德。有16条腿,左右各8腿,足下踩人、兽、禽共16种众生。主尊和明妃都是裸体。他的脖子上挂50人骨大念珠。足下有莲花座,莲花上有太阳。背后有火焰。   他的这些形象特征都有深邃而丰富的佛教含意,9头表示大乘佛教的9部经典;2牛角表示佛教真俗两种谛理;34个手加上身口意三业表示佛教修行的三十七道品(四念住、四精进、四神通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);16足表示十六空;左足踩人兽8物表示8种成就;右足踩8禽表示8种自在;裸体表示脱离尘垢;座下莲花表示脱离轮回;莲花上红日表示心如太阳当空,遍知一切。这些艺术化的佛教内涵共同组成了一部完整的藏秘修法——大威德金刚法。依之修行,便可达到即身成佛。   大威德金刚心咒:嗡,舍,则,微叽达纳纳,吽呸
各位泉友的评论:[共 0 条]
・第0条评论 评论时间:
(评论泉友:
欢迎您也来评论清早期---大威德金刚